历史沿革
药物分析教研室成立于1999年,由原药学系药物分析教研室和基础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发展而来。经过20年的发展,教研室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学术交流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药物分析、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和医学基础化学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为医学和药学等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19年升格为药物分析学系。
师资队伍
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现有教师15名,包括教授6名,副教授及副研究员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9名;其中,12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药物分析教研室的教师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高等学校,学缘结构合理;5名教师有海外访学经历。详见表1。
表1 师资队伍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导师 |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国外进修 |
学科背景 |
1 |
范琦 |
女 |
58 |
教授 |
硕士导师 |
华西医科大学 |
西南大学 |
重庆大学 |
日本京都药科大学 |
药物化学 |
2 |
赵华 |
女 |
53 |
教授 |
硕士导师 |
四川大学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医科大学 |
日本九州大学 |
分析化学 |
3 |
母昭德 |
女 |
52 |
教授 |
硕士导师 |
西南师范大学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医科大学 |
- |
分析化学 |
4 |
尚京川 |
男 |
58 |
教授 |
硕士导师 |
成都科技大学 |
- |
- |
- |
物理化学 |
5 |
陈志琼 |
女 |
49 |
教授 |
硕士导师 |
西南师范大学 |
南开大学 |
重庆医科大学 |
- |
分析化学 |
6 |
蒋心惠 |
女 |
47 |
教授 |
硕士导师 |
华西医科大学 |
华西医科大学 |
重庆医科大学 |
- |
药物化学 |
7 |
胡继伟 |
男 |
47 |
副研究员 |
硕士导师 |
华东理工大学 |
武汉大学 |
武汉大学 |
- |
分析化学 |
8 |
何丹 |
女 |
41 |
副教授 |
硕士导师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重庆医科大学 |
美国泽维尔大学 |
药学 |
9 |
张永红 |
女 |
39 |
副教授 |
硕士导师 |
|
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 |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 |
化学 |
10 |
白丽娟 |
女 |
32 |
副教授 |
- |
西南大学 |
西南大学 |
西南大学 |
- |
分析化学 |
11 |
张普 |
女 |
31 |
副教授 |
- |
西南大学 |
西南大学 |
西南大学 |
- |
药学 |
12 |
袁佩 |
男 |
47 |
讲师 |
- |
渝州大学 |
重庆大学 |
|
日本京都大学 |
分析化学 |
13 |
陆巍 |
男 |
43 |
讲师 |
- |
渝州大学 |
西南大学 |
- |
- |
分析化学 |
14 |
王杰 |
女 |
41 |
讲师 |
- |
华西医科大学 |
沈阳药科大学 |
重庆医科大学 |
- |
药学 |
15 |
陈永洁 |
女 |
31 |
讲师 |
- |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 |
- |
无机化学 |
课程开设
药物分析教研室现为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开设医用无机化学、医用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理论与实验课程;为药学、临床药学、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生开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实用分离技术、药物分析、中药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的理论与实验课程;为全校本科生开设公共选修课生命中的微量元素、现代分析仪器简述和药品质量简述,详见图1。
其中,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分析理论课程已经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已经建设成为校级优质课程。
药物分析教研室在全校首先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并获得2008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图1课程开设
科学研究
药物分析教研室主要应用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和化学计量学等工具开展药物分析方法及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食品分析方法及食品标准的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等。近五年来,药物分析教研室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20余篇;主持教改项目4项,主编、参编教材20余本。
社会服务
近年来,药物分析教研室的母昭德教授、赵华教授和陈志琼副教授均参与了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的食品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包括《出口水果蔬菜中乙萘酚残留量的测定》(SN/T 4139-2015)、《进出口食品中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3847-2014)、《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HPLC和LC-MS/MS法)(SN/T 4057-2014)等;赵华教授课题组参与重庆市法医验伤所的多项司法鉴定工作;尚京川教授和母昭德教授获得青蒿素检测的国家发明专利,并受重庆市科委委托举办了重庆市青蒿素快速检测培训班;母昭德教授担任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化医杯”化学检验技能大赛的评委;蒋心惠副教授课题组承接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项目。
学术交流
药物分析教研室积极承办学术会议,并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不仅承办了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分析》慕课课程制作沟通会、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分析实验指导》定稿会和人卫社规划教材《基础化学》(第八版)教材编写会;还多次邀请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卡尔加里大学Dennis教授、加拿大康克利尔大学Gilles教授、协和医科大学朱珠教授、中国药科大学杭太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范国荣教授、北京301医院的郭代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魏冬青教授等做学术报告。近五年来,教师参与国内外科研和教学交流近20余次。